尽管经络还没有得到完整的科学解释,但是,许多人还是把身体上出现的各种疼痛不适怪罪到“经络”上。许多人嚷嚷着这里经络”堵“了,那里经络 ”堵“了,其实也就是这里那里有痛感或者不舒服。这里的疼痛,那里的不适,到底是怎么回事?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话中医专业人士都很熟悉了,包括一些非专业和爱好者也是。最早明确提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是明代李中梓,他在《医宗必读·心腹诸痛》中说:“近世治痛有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者;有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者。”
一说起痰,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嗓子和肺里的痰,咳不出、咽不下,十分困扰,有时咳出来一看基本都是黄色的黏痰,其实,这只是痰病的一种形式,中医所讲的痰是十分广泛的,不只是在肺里面,而是会随着气血流动至全身,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前几天,有个大妈来找我,看上去有六十多岁的样子,说她总是一到夜里睡觉的时候,她的那个右腿就特别准时地抽筋,于是她在家里亲戚那里得知了一个方法,用伸筋草炖汤,可喝了一段时间,不怎么见效果,一到晚上还是抽筋,还大大的影响了她的睡眠质量,于是我让她把舌头伸出来看来一下,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发现它的舌头有些舌红少苔,脉还有些细数,于是我就给她开了一个可以养血,揉筋,止痛的小方,其方子是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方中只有简单的两味药材,那就是白芍和炙甘草。
生病就一个字(堵)健康就一个字(通)人要健康,需要三通思想通、经络通、肠道通养生,就是养经络!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创造垃圾,血液里的杂质就是造成瘀堵的原因之一。此外,血管一旦受到风寒就会收缩,而血液也会变粘,最终造成瘀堵,而且都在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