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一直是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时代记录者。近十年来,深圳发展日新月异,扎根深圳经济特区这片改革开放沃土,羊城晚报的重点工作,紧跟时代和重要节点,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讲好深圳故事,在更广泛的空间、更高的平台传播深圳声音。
1980年8月26日,深圳和珠海、汕头、厦门等城市一起获批成为首批经济特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经济特区便肩负了“杀出一条血路”、为改革开放破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路的国家使命,在体制改革中发挥“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窗口”作用。
近日到汕头经济特区考察和旅行,使我萌生了对我国改革开放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详细了解。这四个经济特区本人都去过,有些特区,例如深圳特区去过好多次,亲临现场,感觉到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就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缩影。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在过去 40 年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英国《经济学人》曾评价:“改革开放近 40 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 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
79年,由谁去当深圳一把手?邓小平推荐一人,五年后创造深圳速度1981年,深圳还是个连像样高楼都没有的小渔村。一位62岁的老人来到这里,住进了一间简陋的房子,每天被蚊虫叮咬。谁能想到,就是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将彻底改变这个地方的命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