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通过朋友和网络得知后,下载捷信APP仔细查阅2笔借款合同,才知晓捷信工作人员在宣传介绍贷款时以低利息诱导消费者,隐瞒分期月,贷款搭售高额保险服务费,客户保障服务包,灵活还款服务包,变相收取利息,而且本人未签署合同,捷信伪造本人电子签名。
准确的来说,我是在2017年借过捷信金融的1500元,每个月还款203元,当我还款到第10期的时候,接到了自称为捷信金融委外的催收电话,当时我也给捷信金融客服打电话核实情况了,但由于对方拒绝提供身份信息,也不提供其所属公司基本信息,当时捷信金融拒绝承认这些人是他们委外的,因为双方都无法证实给我打电话的陌生人身份,结果我们就开始对抗。
记者 | 苗艺伟编辑 | 彭洁云 江怡曼一架飞机的失速令捷克首富彼德·凯尔纳坠机身亡,而他在中国实际控制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也自2020年持续发展“失速”。捷信消费金融日前公布的年度业绩显示,这位昔日的消金行业“老大哥”在2020年经历业绩大滑坡。去年仅实现净利润1.
界面新闻记者 | 苗艺伟界面新闻编辑 | 近日,捷信集团 (Home Credit N.V.) 母公司PPF集团公布的2022年财报数据中,披露了中国唯一一家外资独资消费金融公司 —— 捷信消费金融的经营状况。财报显示,2022年,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总营收为3.
截止到2022年,捷信中国已经在中国运营了14年,2019年的疫情对于捷信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三年的疫情对于以线下门店驻点销售贷款业务为主捷信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疫情导致线下业务受阻无法开展,庞大的线下销售团队带来了极高的人力成本,导致在疫情时代无法及时进行调整,而马上、招联等消费金融公司积极的开拓线上业务,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来的消费一哥捷信,捷信在2020年年初开始大批量的对各地的销售人员进行裁员,也赔付了一大笔资金,其各地的分公司也全部进行了注销,截止到2022年十一月截止,捷信目前在中国大陆还存在四个办公点,一个是在深圳市,一个在湖南长沙市,一个在武汉市,还有一个在天津。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不仅是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也难怪网友们戏称其有背景。含着”金钥匙”长大,却在我国明目张胆的放着高利贷,着实手段不简单,说没背景估计它自己也不信。
广告:火爆朋友圈的捷信退息,百分百能退,白拿钱,堪比万用金退息~解析:最近朋友圈退息风暴再次来袭,什么平安普惠退息,捷信退息,还有什么信贷公司退息等等,全部都出来了,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关于捷信退息的技巧和具体操作方法!
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房产市场、商场、超市、家电市场、餐饮市场的客流量、销售额均实现大幅提升,完全可以用双线飘红来形容。其中消费性贷款的比例进一步增加,更多的中国人选择消费金融服务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