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医药护佑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简单的几味草药,煎煎煮煮就成了治病良方。好多患者在医生开具中药汤剂后,不知道如何煎药,担心自己煎得不当,影响疗效。煎好药之后,服用的时候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同时拿了很多天的药物,又如何贮藏呢?
关在家里,“弹尽粮绝”疫情期间,让我发现了一个平时我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因为无法出门,所以病人手中的中药不够,算算离开能去医院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很多病人都1贴中药吃2天,好一点的2贴中药吃3天。由于病人的自行发明发现这样做很方便,所以要求我以后都这样开1个星期的药当2周来服用。
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里面讲到大夫给病人开中药,病人老反馈效果不好,大夫也很是纳闷,直到有一天,路过煎药的地方,才弄清原由,给病人开的7副中药,早晚各一袋本来应该熬成十四袋多点,而煎药的人十分不负责任,熬了一大锅,装完14袋后,把剩下的全倒掉了,这效果能好也就怪了。
煎煮中药时对器具是有要求的,如中医“四大名堂”之一的胡庆余堂,在制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紫金丹”时,为了避免其中的朱砂与铁、铜发生化学反应,不惜重金,耗黄金133克、白银1835克打造“金铲银锅”以保证其药效,在杭州河坊街胡庆余堂博物馆中仍然可以看到这一制药工具。
为什么我说中药一定要自己熬!因为中药的煎煮啊,大有学问!首先,中医外治法其中一种,就是熏蒸法,你想想,你自己熬药的时候,这个水蒸气你是不是就吸进去了,这时候呢,就已经开始吸收药效了。另外呢,大家都知道,熬药讲究火候,那这个火候怎么把握呢?
中药汤剂与西成药相比,具可随证加减、主病兼病同治等特点,优势明显,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手段。欲使汤剂疗效发挥最佳,如法煎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掌握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您需了解以下几点。煎药用具瓦罐、砂锅、搪瓷罐、不锈钢器具等均可,忌含铁、铜、铝等元素器具,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俗话说,大医开好方,好方用好药,好药要会煎。买好药简单,只要去正规的老字号就可以解决,问题就在于如果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在店里煎煮,需要自己煎的时候,怎么煎,如何煎,才能不愧对这个专家号,对得起这张方子上的上品药。
“为了让这些中药发挥更好的药效,我整整熬了一个半小时,熬出来的汁特别浓,治病效果会更好吧?”65岁的沈先生近段时间,因为身体不适,正在服用中药。在他看来,熬药时间越久,药汁越浓,药效就会更好。果真如此吗?
我见过在门诊中药房,有位年轻的患者因为不懂煎药,在发药药师的一番交待后仍然不懂,直接就走掉了,叫都叫不住,留下几剂中药在风中凌乱…这事没有夸张,第一次看完中医,面对医生开的中药,很多人都犯了难:这药怎么煎啊?
将浸泡后的饮片连同水一起倒入器皿中开火煎煮,一般火候控制“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使药液保持微沸状态,中途搅拌2-3次避免煎糊、煎干,煮至药液剩约一碗的量时,停火,稍冷却后及时倒出药液,此为头煎。剩下的药渣加入比第一次略少量的水继续煎煮, 此为二煎,即广东人说的“翻渣” ,煎煮时间比第一煎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