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11月11日,河南省淅川县召开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住房分配仪式,对13个乡镇828户3500人进城集中安置房屋进行分配,县领导徐虎、罗建伟参加会议。徐虎指出,此次分配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淅川县此项工作已经入了实质性阶段。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困难群众的进城安置工作。
着一袭翠绿盛景,邹庄村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网红打卡地:村口满架的绿,映照出葡萄、猕猴桃的富民产业新希望;江山论广场的红,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的谆谆教导;村部前红心广场上,552张乡亲们的笑脸写满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九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前,这里曾有两个张庄村:一个是滔河乡张庄村,因为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和中线工程丹江大坝加高两次建设,先后6次移民搬迁中,最后一次为中线工程移民,全村1180人于2011年8月25日迁入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成立新建制张庄村;
“我们是明朝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我们的先人来到这片土地上以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代接一代的把汗水洒在这里,才有了现在的家。国家要建设,北方要调水,我们要服从。”这是来自南水北调一批移民的一段话。 淅川移民老乡是多么纯朴,且很具有代表性。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库区移民的生活咋样了?冬日,记者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崔湾村,正是农闲时,村庄很是安静。一处两层厂房却十分热闹。尚未进楼,就听见密集的“哒哒”声。推门入内,只见20多名织工分列3排,操作着缝纫机缝制坐垫。崔湾村,位于淅川县马蹬镇丹江湖畔。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南阳市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南阳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在2022年度对我县纳入享受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人口审核结果显示,全县有长期失联不能提供相关资料信息人员19人。
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张庄村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北送,自1960年青海支边移民开始至2011年最后一次搬迁去襄城王洛镇的51年中,村老支书张丙申先后经历或组织了村民6次搬迁,最终他于2016年3月在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张庄移民新村离世,享年83岁。
省内移民专线移民大巴宛运集团淅川分公司售票大厅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燕天举 杜明)“老家淅川的移民大巴专线,为俺远居外市的移民,解决了回乡探亲、互通致富信息的大难题,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啊!”现家住长葛市的南水北调移民周先生致电本网记者,激动地说。
公告通知图为河南省邓州市腰店镇人民政府曾经轰轰烈烈的南水北调移民工程,随着历史的脚步已渐渐远去;然而,豫西南有个贫困小村却因180万移民征地补偿款下落不明,引发群众上访告状不断,至今民怨沸腾……近日,《中国商报法治周刊》记者前往河南省邓州市腰店乡四龙村调查采访。
身在郑州不是客 他乡已然成故乡——南水北调移民的新生活李山村餐饮一条街生态园里的大棚草莓煞是喜人为了一渠清水北送,部分丹江口库区群众整村外迁,其中落户郑州的有4639户18735人。这些新市民在郑州生活得咋样?记者近日到荥阳市高村乡李山村进行采访。
丹江口水库淅川移民搬迁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难点,又是重点。参与移民搬迁的各级干部把它比喻成人生中最大的喜事成婚过程的相亲、送亲、迎亲三阶段。细微之处见真功,细微之处见真情。经历眉开眼笑的场面,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难堪,忍辱负重的无奈——达到相亲的目的。迁安两地对接。
期间,总书记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库区移民安置发展等情况,充分肯定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者和广大移民作出的奉献,并就下步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我于2009年10月,从陈桥镇政府调到县移民办,任移民办公室主任,亲身参与了移民搬迁的全过程,尤其是搬迁后封丘县实施的“一对一帮扶”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移民群众搬迁封丘后,如何确保他们“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是县委、县政府始终牵挂的大事,是县委、县政府工作议程中的重中之重。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热播的《山海情》,让人看到上世纪发生在宁夏西海固的一个移民脱贫故事。其实,在河南,也有真实的移民故事在发生。不过马德福带领村民走出去是为了寻一条活路,而河南则是为了将一渠清水北送,实施了22万人的大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