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老师哽咽讲述《谁是最可爱的人》,他说在陕北的黄土高原的小山村里头,都有一个年轻人去到了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再也没有回来过,但我知道二次战役,有一次战役叫松骨峰战役,是特别的惨烈,那是著名的‘万岁军’,三十八军底下的一个连,三连打的,从早上六点钟打到中午十二点,阻击了敌人一个师,敌人死亡六百多人,我方一个连牺牲了一百一十一个人,最后这个连只剩下七个人,就是已一连之力阻击了敌人的进犯!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大型融媒报道《寻找最可爱的人》。提起抗美援朝,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很多人都会想起魏巍写于朝鲜战场的那篇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上世纪50年代,有一篇文章在中国引发了轰动,持续刷屏近半个世纪。这篇文章的名字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叫魏巍。1950年12月,抗美援朝战役打响2个月后,魏巍来到了朝鲜战场。来这里的原因,是为了采访第一线的战士,获取第一手的素材,为中国民众展示前线真实的情况。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来源/老狐话史作者/老狐话史1990年2月,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儿子的搀扶、陪伴下,来到河北保定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政治部敲响大门。
国庆假期,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震撼上映。“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中国人民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松骨峰上的三连,一定会被新中国、被中国人记住的”……影片以热血激昂的台词、震撼壮烈的场面,把观众的思绪带回那段7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峥嵘岁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9日(记者 邓正可 见习记者 胡雪怡)“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里面学过一篇叫做《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的就是松骨峰战役。”10月9日,由陈凯歌执导的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在芒果国际影城举行长沙首场映后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