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资料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感人的事实,老一辈的革命家、科学家大多公私分明,严于律己。甚至在工作以及生活中都表现出一种另类的“苛刻”,不谈金钱不谈享受不谈个人,能有多节俭就多节俭。从不谋私利,有的还会拿出自己应得的去资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却简朴得不像身处高位的样子。
1979年,68岁的开国中将廖汉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湖南老家,迎来了当地的政府与人民热情款待。到了中午,当地政府官员提议去饭店吃饭时候,却遭到了廖汉生的婉拒,他提议去当地农妇廖春莲家去做客,这令当地的官员们都一头雾水。
前言:1971年,一个衣着普通的老人来到军营门岗,他想看望自己女儿。他看起来非常矫健,精神状况也很好,甚至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他进军营就像回家一样,抬腿就往里迈。但是被一个哨兵制止了:“同志,请您登记一下!”他如果出示证件,军区司令都要出来迎接,但他还是排队去登记了。
导读:身居高位,而不易其本,是很多开国将军的真实写照。1955年,我军进行了第一次大授衔,共有一千多名高级将领被授予将军军衔,成了共和国的元勋。作为开国将军,他们有的成为封疆大吏,镇守一方;有的在军政机关担任要职,位高权重。
1973年11月,北京的一个四合院的房门外,几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簇拥着一位中年男子正在窃窃私语。他揉了揉已经湿润的眼睛,把女儿女婿叫到了跟前:“孩子们,我的事情还没有最终定性,为了不给你们添麻烦,我决定还是搬出去住……”
我家女儿结婚成家三四年了,她的家我只去过一次,还是因为外甥女生病了,我和她妈过去看外甥女。我们家和女儿家同在一个县城,她住城南我们住城北,相距将近四公里。要说也不算远,骑电动车十几二十分钟就到。可是不知为什么,我不想去女儿家里。
自从我结婚以后,虽然嫁得离娘家很近,大概也就两三公里的距离,但是娘家人一年到头也不会来新家看我两次,就连流产了或者再怀孕之类的大事件都不会到新家来看我,每次都是我自己隔三差五的回娘家去看看,如果我不方便回娘家,就会给他们打电话,在电话里面相互关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