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今天下午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的决议》,决定批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据估算,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3月22日,国务院召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证券时报e公司讯,10月16日,江西全省部分重点金融机构座谈会在南昌召开。省委书记尹弘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各金融机构要协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积极跟进落实好使用专项债支持房地产等各项政策,加大对“白名单”项目和保交房工作的支持力度,做到“应贷尽贷”。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辛圆开年以来,各地密集发行再融资专项债,谋求尽快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每日经济新闻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平台统计,截至2月14日,共有18个地区披露6899.19亿元置换债发行计划,其中15个地区已完成发行,已完成发行的规模为3780.56亿元。
中国网财经11月13日讯(记者李春晖)作为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一揽子方案于8日获通过,政策力度之大为近年来罕见。分析人士认为,这套化债“组合拳”既能降低当期地方政府化债和利息支出的财政压力,又能增强其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积极性,兼顾防风险与促发展。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其中强调,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澎湃新闻注意到,本次会议提到,要“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今年以来,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多次在重要会议或文件中被提及。
引言:政策“风向标”与普通人的关联2025 年,中国金融政策开启新一轮调整,从货币政策转向到风险防控升级,每项决策都紧紧牵动市场神经,与咱老百姓的“钱袋子”更是息息相关。央行、金监总局等部门频繁发声,释放出“适度宽松”与“强监管”双轨并行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