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悦坠落的太空电梯、飞船穿梭时的撞击、被陨石击毁的城市……春节档《流浪地球2》上映以来好口碑爆棚,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视效制作难度皆升级,再次打破了国产硬核科幻的天花板,而这部影片的“精加工车间”就在青岛东方影都。
电影简介: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流浪地球2,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为《流浪地球》的前传。
在兔年新春佳节之际,最新一部国产科幻题材影片《流浪地球2》在万众期待中震撼上映,相比于4年前创造了中国科幻全新里程碑的《流浪地球》,作为续篇的《流浪地球2》更是将硬核科幻的风格拉满,通过宏大震撼的特效镜头持续冲击着观众们的感官.而在电影开篇就出现的直通天际的太空电梯,其功能之强大、特效之逼真、细节之详实、场面之壮阔,更是成为被影迷们热议的情节之一。
《流浪地球2》当中有很多燃爆的情节,而我最喜欢的一段,就是太空电梯了。坐电梯,上太空,一定很爽吧!但别以为这是今天才有的概念,实际上,最早提出太空电梯概念的是著名的火箭科学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他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俄国。
拨通张麟科电话的时候,他正在跟同事讨论工作。从7年前作为摄影师加入《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已经在2023年春节档突破了20亿元的票房,张麟科也从一名新闻人完成了到电影人的身份转变。《流浪地球2》造梦,《流浪地球2》也圆梦。
几天前就预定了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的电影票,多天后终于在电影院里看了一场将近3个小时的电影,第一次觉得3小时其实不是那么长,可以说《流浪地球2》是中国硬科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笔者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绝不输于好莱坞的大制作,其史诗般的叙事结构还嵌入了丰富细腻的情感,这是好莱坞所不具备的中国风格大制作。
年初二晚上跟家人一起看了期待已久的《流浪地球 2》,首先表明立场:是个好片,没有让我失望,电影工业化水准超过了第一部,推荐观影。这部影片中可以聊的科学话题非常多,春节前就着预告片已经聊了⌈数字生命⌋的话题,今天想重点聊一下⌈太空电梯⌋。
我在《超自然材料的发现可能让科幻变成现实——漫谈太空电梯》一文中,介绍了太空电梯从100多年前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的最初概念,到1960年阿尔楚塔诺夫提出的可能实施的具体方案,使科学家意识到了太空电梯的优势,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低成本进入太空的方式。
看电影《流浪地球2》,一定会被剧中太空电梯的展示与被毁那一段场面震撼到,高达9万公里的太空电梯,从地球表面向上延伸的高度超过了如今人类发射的几乎所有的人造卫星,它的上端连接着空间站,这个空间站的高度明显要比如今400公里左右的国际空间站和我国天宫空间站高得多,其作用主要是向月球和太空中运送物资。
今年春节《流浪地球2》备受关注太空电梯等科幻场景引发热议网友直呼震撼这是如何拍出来的?1月30日《流浪地球2》首席摄影师张麟科做客长江日报《面谈》揭秘更多幕后故事《流浪地球2》首席摄影师张麟科做客《面谈》截图。
太空电梯将物体从星球表面运送到空间轨道,而不需要大型火箭它包括从行星延伸到太空的线缆等配件,一端固定在地球表面,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空间站或小行星,内部是磁性管道,避免物体进入大气层高温摩擦,还可以收集对流层的雨水及太阳能,提供管应及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