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如今,人工智能进化得越来越智慧,并以极快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开源生态的推动,也促使大模型厂商纷纷加入免费行列。这一看似“赔本赚吆喝”的举措,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免费开放为何成为行业新趋势?
今日,AI圈颇为热闹,阿里、百度纷纷向字节跳动看齐,宣布将旗下大模型产品打折或者免费,点燃了新一轮大模型价格战的战火。与此同时,今日一份最新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国内大模型宝座已经易主,从百度文心一言变成了Kimi。
【编者按】2022年11月30日,可能将成为一个改变人类历史的日子——美国人工智能开发机构OpenAI推出聊天机器人ChatGPT。它不仅催生了人工智能界的又一轮高光期,还并不常见地被誉为“蒸汽机时刻”、“iPhone时刻”甚至“钻木取火时刻”。
没有太多征兆,国内大模型突然进入价格战模式。可追溯的源头似乎是5月6日幻方量化旗下DeepSeek发布的DeepSeek-V2,其价格做到GPT-4-Turbo的近百分之一。5月11日,智谱接棒,个人版GLM-3Turbo调用价格下降5倍。
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临近年末,AI大模型领域掀起新一轮融资竞赛。12月23日,阶跃星辰宣布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12月17日,智谱AI获得新一轮30亿元融资;更早之前的12月11日,面壁智能亦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立洋 北京报道作为2023年“大模型元年”之后的技术创新落地期,各类垂直AI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贯穿2024年大部分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创新主轴,其中,高度依赖内容创作与输出的游戏行业亦是AI落地的重点领域之一。
模型能力是由算法、数据质量和算力投入大小决定,而不是由开源还是闭源决定短期看,理想状态是在开闭源两种模式之间找到平衡,在技术进步与生态建立方面优势互补;长期看,大模型可能会像互联网一样,逐步走向开源,由全世界共同维护、共同受益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钱沛杉大模型应该开源还是闭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蚂蚁集团“蚁鉴2.0”平台可进一步护航大模型安全性。资料图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年上半年,国产AI大模型赛道热闹非凡,各大科技公司“摩拳擦掌”,纷纷将发展人工智能列为未来企业的核心战略。“百模大战”背后,大模型是炫技的玩具还是实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