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台湾岛内所谓的“本省人”,80%以上的祖先都是福建人,他们也不是在台湾一代一代的繁衍而来,而是繁衍与移民同时增长,在1885年台湾建省前,台湾的人口增长主要靠移民,一代一代的福建泉州、漳州人移民到福建省台湾府,才形成了今天岛内人群的籍贯结构。
历史上主要有三次收复台湾一、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明朝将领,收复台湾发生在1661年,此时北方已是清顺治年间,大清已经入关18年。大清已经入关如此之久,明朝早已名存实亡,为何郑成功还忙着收复台湾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背景:元朝以来,台湾直接归于中央政府管辖。
也正是因为清廷在收复台湾前并未考虑如何善后,康熙二十二年6月26日,负责收复台湾的施琅在攻克澎湖后,即在向康熙报捷的《飞报大捷书》中提出了台湾弃留问题,“克扫之后,或去或留,臣不敢自专。合请皇上睿夺,或遴差内大臣一员来闽,与督臣商酌主裁,或谕令督抚二臣会议定夺,俾臣得以遵行。”
中新社厦门7月30日电 (记者 杨伏山)一场纪念施琅收复台湾340周年的座谈会30日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以及菲律宾等地的施氏宗亲、专家学者与会,其中包括数十位来自台南、台中、台北、高雄、彰化等台湾各地的施姓宗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