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原标题:分层走班 融合各科 原来体育课可以这么有趣3月17日上午,在惠州首届马拉松欢乐跑项目中,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八年级学生余昊融和韩铭烨从40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分别拿下第一名和第三名。他们穿着校服帅气冲线的画面很快刷爆朋友圈。
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加快体育河南、体育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我省体教融合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数据可以看出,与2001年版、2011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的课时占比虽是10%-11%,但课时数并未增加——20年来一直是每周小学1至2年级4节体育课,3年级至初三3节体育课。
云南玉溪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体教融合做“加法” 学生健康得“乘法”特约通讯员 沈海亮 通讯员 郑竹君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从“基础+特色”“赛事+活动”“互派+流动”等方面做好体教融合“加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中考体育改革后,多个省区市四、六、八年级体质健康测试占据一定分数且计入中考成绩已进入议程。时下正值秋季学期,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质监测活动,部分地区开始尝试以过程性、增值性评价手段测试学生体育成绩,增加过程性测试分数在学生日常考试、升学测试中的占比。
在全球化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当代,体育对国家形象的打造及国力的增强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另外,我国政府提出的“体育强国”战略也突出了体育在推动全民健康和国家发展策略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美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审美修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路径。上海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将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城市教育的重中之重,引导促进全体学生把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实践、经常性欣赏体育赛事和艺术活动作为伴随一生的生活方式。
体育对于增强青年体质、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远意义,青年之强健,实乃国家与民族未来之坚固基石。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引领下,高校体育工作方向明晰,体教深度融合成为推动高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务,破除融合障碍、健全教育体系,已成为高校矢志不渝的追求。
短道速滑项目相对小众,如何能在七台河扎下根?七台河为何总能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这源于七台河短道速滑人才基础雄厚,层出不穷,源于四十多年来通过实践形成的体教融合、梯次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源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参与者的忘我投入和责任担当。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学校体育是上海体育发展的。有些学校在某些项目中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形成自己的体育传统,培养了一些“市手”“国手”,促进这些项目的发展,如圣约翰、沪江、圣芳济等学校,此外南洋大学、复旦大学也都有自己的体育特色,而且都具有相应的地位。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体育八条”),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将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
近年来,奎文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在奎文”教育品牌深入人心,多所学校各美其美。奎文区用心用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强化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培育引导,一批批品牌化学校成长起来,赢得了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