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2016年8月8日,北京,西城区大秤钩胡同7号,腐烂的木头柱子。近日西城区房管局公布13个街道共2万7千多间危房,提醒居民不要误租。记者现场探访,发现部分房屋破损严重,有的房屋仍存在出租现象。
法制晚报讯(记者 周超通讯员宋云辉)中心城区有部分老旧平房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今年进入主汛期后,平房时有险情发生。日前,西城区房管局首次向辖区内房地产经纪机构发出通知,禁止经纪机构代理、出租西城区近2.8万间严重破损及危险房屋。
新京报快讯(记者戴轩 通讯员宋云辉)今日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了解到,西城区房管局在网上挂出了《西城区2016年危房清单》,公布了包括展览路街道、白纸坊街道等13个街道共两万多所危险平房,提醒居民租房前比对清单,不要误租危房。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硕“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在原地住上新家!”站在新家客厅,住户靳桂莲高兴地说,“这新房子,布局好,客厅大,有电梯,楼道里还装了安全扶手!”近日,北京市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完毕,首批14户居民拿到了新家钥匙。
1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记者从西城区2024年“两会”上获悉,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已经封顶,今年上半年,原居民就可原地搬新家。楼体沙化 不具备加固改造价值“墙体裂开、燃气管线都挂在楼体的外壁上……我们非常担忧,急切希望住进牢固的楼房里。
近日,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已经封顶,今年上半年,原居民就可原地搬新家。该楼房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5层住宅楼房。2020年11月,作为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该楼被纳入危旧楼改建工作计划。
【来源:北京新街口】去年小年,家住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玉桃园社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靳桂莲心里不太痛快。那时候,8号楼还是典型的“老破小”,建筑安全堪忧、配套设施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合理,让生活在楼中的20户居民急切期盼改造。
“公房私房,都是老城风貌的一部分,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塌了啊!”家住西城区椿树街道万源夹道9号的闫以詠有件糟心事,好多年解决不了:祖传的私宅四合院,因为无力维修,只能眼睁睁看着墙倒屋塌。可是,四合院临街的外墙,这些年又刷涂料又贴砖又贴石材。院子内外,反差极大。
“五十多岁”的危房原址重建,70年产权更新,今日(28日),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交钥匙”。这是西城区首次尝试该危改模式,由市区财政和居民共同出资。该模式将进一步推广。5月28日,西城区桦皮厂8号楼交付仪式上,居民们拿着房本和“钥匙”准备收房。
5月8日,被称为“白纸坊第一危楼”的西城区永乐里1号楼,一户居民家中,墙上多条裂缝中的一条,几乎分割了整面墙。此楼建于1966年,建筑寿命仅约20年。2009年被鉴定为C级危楼,要求居民腾退,但因安置问题,腾退搬迁一直拖延至今。而全北京类似危房有800余栋,亟待腾退拆除。
微观档案微观主题:2000年前建造的老房微观地点:通州、西城、朝阳等微观案例:老旧楼房改造,原址拆除重建或进行综合治理9月10日,桦皮厂胡同8号楼新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一栋在2000年前建造的住宅楼,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房龄,它们被统称为老房。
“一到汛期大家都提心吊胆,刮风时大片墙皮往下掉,每次下雨整条走廊都是水。”东城区东河沿小区的多位居民反映,其所居住的7号楼在2012年被鉴定为D级危楼,产权单位当时就通知居民要“原拆原建”,如今12年过去了,整栋住宅楼没有进行大修,今年入汛以来大风降雨频繁,大家更担忧度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