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90年代,唐墓桥方圆3公里有二三十所小堂,教友达3000人。为了使教徒都能够在教堂内望弥撒,负责唐墓桥堂区的法国传教士若望-玛利亚·鄂劳德神父,约在1870年设想在浦东建造一座大堂,其后在他母亲过世后,用其母遗留给教会的十万银元仿法国露德圣母大殿式样,兴建此堂。
城市创造力·文化遗产:“城市行走”系列之三——上海教堂的百年变迁地点: 上海 黄浦区 女青年会大楼二楼费用: 免费类型: 讲座主办方: 上海外滩美术馆关于讲座上海早在四百多年前就引入了基督教;上海的第一所教堂1609年建成,1640年建成的敬一堂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教堂;在近现代上海
在有限的逗留时间里,没能在唐镇寻找到任何名胜古迹。一路上问了好几拨人,都问不出个所以然。可却发现,当地人无一例外,都知道有个唐镇天主教堂——有的人向我推荐天主教堂;有的人给我指点天主教堂的方向;有的人给我指明去天主教堂的路径;有的人在回答我的询问时提及天主教堂。
通知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为积极配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疫情反弹,特别是境外输入带来的风险,保障广大教友的健康与安全,经了解,天主教上海教区会议决定,暂停举办今年五月佘山和浦东唐镇的朝圣活动。
永济隆北海珠海路 172 号,是一座规模宏伟的骑楼。门楣横跨 8 米, 纵深 60 米, 每层面积约 550 平方米。从数年前开始,这座骑楼的外立面就搭建了防倒塌的钢架,并蒙上了红蓝白的塑料布,外挂一个“危房勿近”的告示牌。
“唐镇”这两个字跳入眼帘,真令人大吃一惊。然而,确确实实是“唐镇”,还居然是上海地铁二号线上的一个站,实在是始料未及。不要说,在上海从来不曾听说过,即便在全国范围,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啊!当然是自己孤陋寡闻。可“唐镇”这两个字,看来平平常常,却实在是生平第一次看到。
这里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余山天主教堂。余山天主教堂又叫做余山圣母大殿,相较于其他的教堂,它的位置也很奇特。坐落于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西余山,山顶教堂圣母大殿始于法国,与路德圣母大殿齐名,因此也被称为远东圣母大殿。教堂于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前成。
时下到广州的游客大多数会去看一下珠江新城,或者看一下广州塔,到沙面观光的外地游客很少。沙面是珠江边的迷你小岛,靠近沿江路,对面是芳村白鹅潭。珠江边原来是没有这座小岛的,因为上游带来大量沙砾,慢慢堆积而形成小岛。
与斯洛伐克莱沃恰的初见,从一场愉快的午觉开始。驾车进入莱沃恰市区范围后,艳阳高照,路面安静无人,突然有点犯困。路边恰好有两座民居形成的犄角位停车场,立马停车,将座椅放平,躺着睡了一觉。短短半小时,却让我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