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中所写,尽是恬静绥和之景,实际上,时事却远远不是如此清凉:政局混乱,辛弃疾又不免“刚拙自信”,不为众人所容,屡遭排挤,不得不匆匆罢官于茂齿之年,只好欸乃一声,掉头向着那净丽一团的山水烟霞悠悠去也。
在《论语别裁》中《阳货第十七》这一章,南怀瑾开篇即引用了辛弃疾所作的宋词《鹧鸪天·有感》来解说“出处”二字,并且简单地介绍辛弃疾的一生,最后还根据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大胆地推断出辛弃疾的词在气派上已经超过了苏东坡。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宋】 辛弃疾初夏,日渐热烈的太阳高挂一天后恋恋不舍的沉入地平线,晚风送来阵阵清凉。
宋代词作家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两人都曾为官,都曾遭到贬谪,都曾写下无数好词。表面上看,二人的词作都以豪放取胜,但事实上风格却迥异。下面提到的这两首《西江月》,是二人在罢官闲居,野外郊游时写下的作品。让我们试析这两首作品,看一看两位大家在词作境界到底有何差别。
正解西游记接上文7·6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