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合力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全国各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以更快速度下降,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本文约2006字,阅读约需5分钟近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对大力开展2024年全省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体育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来源:海西晨报】·A2·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课间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严禁出现拖堂、提前上课等行为……昨日,厦门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欢乐课间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优化课间活动管理。
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并要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近日,记者走访了荆州部分中小学,了解新学期学校如何全面推动这一目标的落实。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和“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近日,云岩区教育局印发《云岩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要求课间时间从10钟延长到1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开展一次大课间,每天必须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2小时,致力全面提升全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央广网宁波2月20日消息(记者 俞烨)日前,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和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作业管理和体质健康两方面推出改革措施,明确要求各校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今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2月5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布《西安市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小学生在操场上运动。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赵柏暄)日前,内蒙古教育厅印发《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推动全区中小学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根据重庆市教委要求,新学期中小学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新学期开学,孩子们有没有动起来呢?2月18日,上游新闻记者走进部分学校进行了实地探访。
11月2日上午,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展示以篮球为基本内容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受访者供图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但如何才能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避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出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激发运动兴趣等综合成效?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贵阳市南明区将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制度,并优化学生作息安排,确保学生每日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这一举措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校园体育氛围。
8月30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游新闻注意到,对于学生课间时间的调整,天津、青岛李沧区此前已进行过相关优化。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部署,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所有班级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缓解压力、预防近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