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凡高油画《吃马铃薯的人》(外一首) 作者:邓家怿 诵读:青春不散场马铃薯的花和叶 健康地在荷兰大地上生长 农人们不要忧伤 你们都是我慈爱的父辈 微弱的灯光下 厚重的五色油彩 是我给你们穿的新衣裳 你们的劳动过程 深入马铃薯的根和叶 抑或土地的最深层 这些 都成为后辈们 反复吟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家里有六个孩子,两个弟弟提奥和柯尔,三个姐妹分别是伊丽莎白、安娜与维尔敏娜。梵高还有一个哥哥,但是一出生就已经夭折,所以梵高出生的当天,就是哥哥的忌日。因此,梵高的母亲从小就对他极其冷漠。
我经常更换墙上挂的画,可是这幅画挂了三十年了,还在那里,每次看,都会心里叹气,可是我说不出好在哪里:你看,这个小混蛋站在海边,脸上的五官一笔给抹掉了,肯定给作者事先画砸了,上身、裤腿、鞋子,都画得歪歪扭扭,可是整幅画真是有味道。
梵高、蘑菇与Ferdy文/张长晓发于2021.1.25总第982期《中国新闻周刊》为了接触荷兰音乐,我特意到荷兰住了一段日子。荷兰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味道的国家,这里的风景总可以找到童话的感觉。梵高的画在生前默默无闻,如今则备受赞誉。
摘要:中国国画、欧洲油画分别是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 为了更好地对中西方绘画进行比较鉴赏研究,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国画、欧洲油画在各自发展历程中所受到的宗教、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各自体现出的创作特点。
Starry Starry NightGeorge Davidson - Twin Strings。著名民谣歌手Don Mclean演唱过一首关于梵高的歌,名为《Vincent》,歌中唱道:“现在我终于知道,你想对我倾诉什么,众醉独醒,你有多么痛苦,众生愚愚,你有多想让他们自由,但那时他们不听,更不懂,也许,此时的他们想听了。
梵高:一种力量在沸腾 5 “日本” 1 转眼到了1888年2月20日,正如两年前抵达巴黎北站一样,此时的文森特背着行囊,拎着画架和视角框架下了火车。巴黎已在他身后,这里是距离巴黎向北十六个小时行程的另一座大城市马赛。
他写道:“我把这幅素描寄给你,你一看就明白了。我感觉我很有必要向大师们学习人物的画法,比如米勒、布雷东等。你认为他们的素描怎么样?”他在一生不同的阶段都反复地画这幅画,先是临摹米勒,再是自己画不同的播种者,最后还创作成油画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