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陕西师范大学官网2025年2月12日下午,我国著名妇女研究和性别研究学者李小江逝世,享年74岁。新京报记者从李小江作品的出版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确认了这一消息。李小江,1951年出生于江西九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彭彤 邱瑞娟2023年5月15日下午,李小江教授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座谈会。河南大学讲座教授鲁枢元教授,河南日报三门峡分社社长、诗人、作家青青(王晓平),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军老师,以及河南大学青年教师、学生参与座谈。
2024年11月16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中外历史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女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召开。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报刊、出版社等媒体工作者相聚一堂。
撰文 | 倪瑜遥编辑 | 黄月最近上映的电影《出走的决心》根据苏敏自驾游的经历改编,讲述了一位普通的中年女性在50多岁时终于决定抛开家庭,独自出发的故事。在影片中,很多观众看见了自己、母亲、姐妹或身边女性的身影,看见了她们因家庭琐事而暗淡下去的生活。
作者:郭海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女性社会生活史料是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女性社会生活史料的时代价值,有助于今人从性别视角回望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变迁,弥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
【编者按】《走进酒吧的年轻女性:消费新时代的性别实践与身份认同》关注了一个现在比较常见的现象:在社会态度普遍负面的情况下,年轻女性为什么仍会去酒吧?她们在酒吧中有怎样的实践、体验与感受?作者黄燕华是一个“有点酒量”的社会学研究者,因此得以较方便地深入她的田野。
书评周刊编辑部的年度书选已经持续存在了逾二十年。在这二十几年中,我们选出了众多触动心灵、启发智识、开阔眼界的书籍,试图让这些书籍帮助我们相对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自我。驻足回想,这些被精心选出的书籍到底是什么?
作者:蒋 欢最近谈及“女性主义”,大众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人也许并不是波伏娃或伍尔芙,而是近年来风头正盛的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仅2022年,上野千鹤子就在国内接连出版七本著作,而她在2023年2月与B站几位UP主的对谈视频,更使得她彻底爆红网络。
曾自嘲为“唐朝片警”的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以全面占有并仔细阅读文本、坚持文史融通和现代传记文学立场的写作追求,挑选能写出曲折离奇、惊心动魄故事的三十位唐朝诗人,以长期研究积累和新见文献做支撑,生动再现了他们真实而坎坷的生命历程,对各家诗歌也有精彩诠解。
而身份经验为母亲的女性常常在时代的洪流中顺势崛起,正如孟德斯鸠之言“最好把国务而不是家务交给女人,因为只要有机会,女人就会和男人一样有理性、有效率,通过抽象思维、通过计划行动,她最容易超越自己的性别”],她们常常在家庭之门的开合中悄然越过身份界限,以男性制度化的“父权强势文化”作为伦理武器,走出家庭阃内之门,将权力之手伸向更为广阔的社会之中,从某种文化认同来说,她们无意识地跳脱自己身为女性的身份,将自己经验为男性,以男性话语来行使权威,无论是身份还是行为个性上都表现为男性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