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走卒匹夫,还是街边小贩,在古代,“当皇帝”的美梦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做过的。事实上,秦朝以前,等级森严,能当王称帝的基本上不是出身王公贵族,就是来自世家名门。然而,在秦朝末年,这个梦想被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民实现了。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起了起义者的反抗之心,然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句话,打破了先秦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代表庶民参政的开始。
虽然此前有夏、商、周、春秋战国等朝代更替的事情,但基本上领导起义的还是贵族阶级,比如武王罚纣,只是贵族之间的利益不均,商虽灭,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改变,世界还是那帮王侯将相的天下,他们垄断了经济、文化,普通人甚至连参与战争的权力都没有,何谈实现阶级跨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末(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农民起义,陈胜说道。陈胜认为,有权有势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大泽乡起义成功后,陈胜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还说过“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公元前209年7月,大雨磅泼、土地泥泞,就在大泽乡的农田旁,数千衣衫褴褛、浑身湿透的农夫们正围在一个小土堆旁,因为长期奔波劳累,此时他们面庞黄瘦不堪,身体饥寒交迫,脚下的草鞋也已经破败不堪,但此刻,他们用最后的一丝气力打气精神、屏气凝神,聆听土坡上两个手握刀剑的男人正在激昂的讲话,其中一个叫陈胜的男人大喊道:“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