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邀请今天由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讲述开创改革新篇章的“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这首《春天的故事》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1992年。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的那个春天,黑龙江木林县政协原副主席蒋开儒南下深圳,被深圳特区一派现代化都市景观所震撼,更被创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所感动,于是便写了歌词《春天的故事》。
同时,他也为深圳的音乐文学创作作出了卓越贡献,先后有多首歌词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文华奖、解放军文艺奖、电视文艺星光奖,尤其是那首《春天的故事》,30年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它的旋律中领略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
我,一个小县城里出生的80后,是“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也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更是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一代。时光荏苒,我们已经成为了承前启后的一代,那些流淌在生命里的歌伴着我们成长起来。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首《春天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成为唱响时代的经典名曲。鲜为人知的是,这首金曲诞生的过程却曾一波三折。歌曲创作背景1992年,一篇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被多家报纸转载。
主播君的话《春天的故事》有着史诗般的气势,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是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的歌曲。他们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的笔触,和亲切感人的语调,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