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传敬)9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在枣阳市随阳管理区园艺社区,孙延群正忙着给自家的高粱脱穗、装车。他利用光伏电板下闲置土地生产经营,今年已经第三年了。“今年我在光伏板下种植了210亩红高粱,长势不错,预计亩产500斤,总产量10万斤以上”,孙延群面带喜悦地说道。
大小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曲治国)风吹麦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6月23日上午,福山区臧家庄镇前法卷村农光互补项目区里,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悄然无声生产“绿电”。光伏板下,一块块籽粒饱满的麦田里,合作社社员曾宪军正操作机械进行收割。
凤庆县深入践行“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要求,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探索林下种植新路径,大力发展壮大林下中草药经济,以绿色发展理念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内蒙古日报 为最大化利用土地立体空间优势,年初以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充分发挥光伏板下闲置土地作用,积极探索实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农光互补”新模式,在光伏板下试种连翘、丁香、酸枣、文冠果等5种中草药500亩。
西部网讯(记者 郭佳欣 宋洋)光伏发电产业作为一种绿色新产业,可充分利用乡村土地,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升级,“光伏+农村”也是实现我国“十四五”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的创新模式。如何发展好绿色新经济、实现乡村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稳步增长?
中新网抚州8月9日电 (熊锦阳)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水南圩乡,依托“农光互补”的产业模式,当地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还提增了菇农种植效益,进一步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绿色能源+生态种植”的融合发展。图为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水南圩乡易地扶贫搬迁(瑶前光伏棚)后扶基地。
山坡上,一块块光伏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光伏板下却是一片绿意——当地群众试验种植的金银花、蔓荆子等中药材长势良好……这是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爱华镇永胜村老虎箐的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板下实验种植的金银花。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入秋以来,该光伏发电项目有些忙碌。
新华社福州11月18日电(记者周义、董建国、任彦逸)杉洋村,位于闽东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今年,村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家家户户种植的香菇从“茅草屋”搬进了“大洋房”。闻说新鲜事,记者走进村庄,只见一排排现代化菇棚整齐坐落在青山间,甚为壮观。
来源:【云新闻】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维的乡,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鳞次栉比的太阳能光伏板。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光伏发电设施开始运转起来。光伏板下一排排碧绿的桑树枝繁叶茂,不远处停放着几辆电动三轮车,工人正在将新采摘下的桑叶打捆装车运往养蚕农户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