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法本生来说,考研和法考就如同鱼和熊掌,该如何取舍,伤脑袋啊。本文所说的考研和法考冲突与否,主要是指在时间安排上是否冲突。另外,如果你是学霸类的超级大神,也可忽略,因为确实有人几乎同一时间考过法考+注会+考录名校研究生的。
近期,学信网发布了2023年研究生考试组织工作的相关内容,并明确了考试时间:12月24日-26日。而为了保证所有学生可以顺利参加考试,当前滞留于报考点所在地以外省份且返回报考点确有困难的考生可以申请“借考”,原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协调相关省份审核通过后,统筹安排借考事宜。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通讯员 杨培 吴黄诗慧 蒋茂城“不论是参加‘法考’还是考法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源于我对法学专业的热爱。”近日,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法学专业2024届毕业生张君怀考取了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与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已经毕业的法律硕士研究生,看到这个话题,真想说一说自己的备考的感受。2014年、2015年考过两次研,第二次成功考上,2016年就读湖南一所学校的研究生,读研的时候,我已经三十岁了,在社会上工作了十年以后,再次进入学校学习。
在以前想要报名法考,无论是否法律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报考,但近年来法考报名条件有所变化,将其划分为“老人老办法”和“新人新办法”的报考条件,以2018年4月28日为界限划分“老人”和“新人”。“老人”的报考条件相对较松,只要是本科学历就可以报考,而新人就相对严格,需要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
9月21、22日今年法考即将举行最后冲刺阶段的你心情如何?胸有成竹?紧张?焦虑?也许……还有一点点想放弃?最后阶段今年的“伴考官”策划如约而至我们问了已经“上岸”的他们在黎明之前的“黑暗”中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希望获得伴考官打气的你“紫”定通过!
本人于2021年成功上岸武汉大学法本法硕专业,初试成绩380分+,复试成绩90分+,排名前列。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并且2021年也同时通过法考,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备考经历为大家提供一些经验与复习方法。
或许是为了暂避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提升个人日后的就业竞争力;或许是为了弥补当年高考的缺憾,改变自己普本、双非的身份;或许只是单纯地想进行下学术方面的深究……或许有很多很多原因,让考研成为了大部分人毕业后的必然选择。
我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大四学生,客观题几乎没有准备,至于没有准备的原因,下文我会详细阐述,我复习主观题的时间其实是从9月8号开始的,到10月12号结束,历时34天。但中途的国庆和中秋适当休息了下,加上处理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也花了一两天,真正投入复习的时间可能也就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