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向东葛炳灶2024全国两会解码中国动力源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202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超过120万亿元,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这样的成绩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连续两年超过百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是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挑战下取得的,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
每经AI快讯,据中国网直播,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国企改革方面,将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推动国有经济更多投向保障国家安全、支持科技进步、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等重大领域。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民营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和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月1日央视网)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
11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企业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出现,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新年以来,多地政府部门负责人深入民营企业摸事情、问需求、解难题,亮明态度力挺民企。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张越熙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意见》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以及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八个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此次出台的“民营经济31条”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何意义,又有哪些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