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在朝鲜战争的爆发下,美国对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我国,展开了严厉的经济遏制。为了封锁我国经济,美国陆续下令禁止向我国提供石油、电信器材等急需物资,以及铜、铅等各类金属物资的出口也被美国相继管制。
其中,猪身上有一种最不起眼的东西,甚至是很多人不了解的重要战略物资,那就是猪鬃。一般来说,猪的颈部和脊背部分所生长的鬃毛长度都要在5厘米以上,而这部分鬃毛弹性极佳、稳定性好,是军事和工业领域各种刷子的主要原材料。
作为全球最喜欢猪肉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能消耗5000多万吨猪肉,而这些猪肉约需要7亿头生猪来提供,生猪由养猪户养到出栏体重后,会先由猪贩子进行收购,然后统一送往屠宰场屠宰,屠宰后的白条肉会被屠宰场送往猪肉批发市场,终端肉店、超市、猪肉摊位等到批发市场批发后进行零售,最终才能走向大家的餐桌。
二战以后,我国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直视苏联为眼中钉的美国,暂时动不了苏联,就开始将眼光瞄向新中国。从经济、军事等方面,遏制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我国投入大量兵力支援朝鲜,这更加引起了美国的不满。
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身处东南亚的日本军队就由于缺乏猪鬃刷,导致军事设备在湿热的环境下生锈故障,很多军官不得不命令士兵用军服裹上油脂给飞机、坦克和大炮做维护,但是相对于猪鬃刷来说,这样清理维护军事设备非常困难,效果也差多了。
猪全身都是宝,有书介绍,猪被宰杀后被加工成185种非猪肉产品。猪毛也不例外,看上去微小,但用处很大,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出口量占全球的90%以上。整体而言,猪毛主要有以下4大用途。1、制刷。猪毛是日用刷、工业用刷、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比较熟悉的有牙刷、鞋刷、油漆刷、机器刷等。
回忆一下,相信很多曾经在农村住过的朋友都还记得,在农村每到杀猪的季节,就会有很多小贩走街串巷的在农村收购猪毛,所以过去农村的猪毛也算是比较有用的,一般一头猪的毛就可以卖到10来块,还分白猪毛和黑猪毛,价格也有一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