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淮南检察为配合2022年《民法典》宣传月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淮南检察《普法进行时》从5月11日起,每周推出一期《民法典》系列普法视频,助推群众知法、懂法、用法,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为了让老百姓更了解《民法典》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长宁区法宣办和长宁区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与‘宁’说法”栏目,以每月一主题的形式,通过街头采访,共同聊一聊有关《民法典》的那些事。今天,就从“居民在医院就医却遭个人信息泄露”说起,聊聊看病时,若患者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呢?
近日,一网友实名举报称,上海一家医院创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孙某私下传播病人麻醉时的不雅照片及180份病人手术信息,引发关注。目前,院方已暂停孙某医疗工作,并要求他配合医院和相关部门调查。微博截图据举报人余女士称,自己曾是孙某的患者。
第153期刚怀孕、生娃,就被母婴、早教机构电话短信轰炸;到整容医院去整形,结果患者却被泄漏信息;此前,也出现过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信息在网络平台被曝光流传的情况……有时候并不是大数据“出卖”我们,而是医疗信息被泄露。泄露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
患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屡禁不止。1月16日,陕西白水县公安局通报一起疫情防控期间散布患者就诊病例的案件,相关医院工作人员被处行政拘留9日、罚款500元。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四川成都20岁新冠确诊女孩隐私遭泄露一事也曾引发关注。此外,疫情发生以来,还有多起隐私泄露事件发生。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到长沙某医院看病时,被院方人员曝光隐私。随后,涉事医院总值班室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医院已经对此事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对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歉意。针对网传信息是否对涉事医护扣除奖金,该工作人员给予了肯定答复。
产妇刚生完孩子,就接到月子中心、母婴店、早教中心等的推销电话——苏州工业园区法院日前公布一起侵犯个人信息安全案,某民营医院护士利用职权之便将产妇个人信息卖给他人,涉案三人分别被判处三年六个月至三年五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就医的过程中医疗信息的泄露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用人单位的拒绝录用人际交往关系中的歧视等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承担的相应侵权责任在更好地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对医疗工作者们也起到警示作用也让患者可以安安心心看病来健健康康回家去检察官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人们去医院看病、住院治疗,都会留有一份病历资料,里面记录了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患者的健康信息等。不过,如果病历资料被他人擅自调取了该怎么办呢?医院和调取者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