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盗墓、非法鉴定等相关违法违规短视频和直播日前引发监管部门关注。早前,博主以“测评”之名扰乱机场秩序、“网红医生”通过伪科普引流卖药等乱象持续被曝光。在“流量至上”的潜规则里,利益交织而成的“病态”链条浮出水面。
“捐助”老人三千元,视频拍完收回两千八;发布被前夫“家暴”视频,实则两人多次预演,拍完还有说有笑一起看电视……一些短视频博主正在以造假视频“收割”流量。虚假的“慈善”、摆拍的“矛盾”,让不少观看者一时信以为真,纷纷点赞、转发,无意中为这些视频扩大了影响力。
2023年9月8日抖音首次发布《抖音内容标识使用规范》,规范中指出,平台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个真实美好、积极健康的分享平台,并鼓励创作者尊重事实、发布客观真实信息,同时对于特定信息,应提供充分的说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金蕾)近期,网上部分剧情演绎类视频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还有极个别创作者试图利用虚假人设、情节等编造不实信息,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骗取流量和钱财。
漫画/李晓军本报记者 赵晨熙本报实习生 郝嘉伟不论是“西湖1500元捞手机”,还是“名校毕业男子被裁员瞒着妻子送外卖”,抑或“给住院婆婆吃泡面”……这些曾经在网上引发大量网友共鸣和讨论的“真实事件”,最终却被曝出是自导自演的摆拍闹剧,目的就是为了骗取网络流量。
近日,千万级网红“猫一杯”因编造“秦朗巴黎丢作业”一事,被警方行政处罚,全网被封号。警方通报称,相关视频是“猫一杯”与人按策划、编造的视频脚本(剧本)拍摄的。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发布了多起利用AI工具实施造谣的相关案件,如发布“西安突发爆炸”虚假新闻的账号所属机构,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假新闻,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而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某经营着5家这样的机构,运营账号达842个。
日前,一名拥有70多万粉丝的女网红在网上发布视频称,云南一位粉丝寄了一箱野生菌给她。视频显示,开箱后还有一张纸条,嘱咐她“一定要煮熟了吃”。但只见她撕碎纸条,拿起见手青就开始生吃。没过一会儿,视频中便出现该女子呕吐、疑似产生幻觉被送医的画面。
“纸给我用一下”,未经同意,室友一下子抽掉半袋纸巾;“吃啥呢,给我尝尝”,室友夺过面包扔回面包袋;“水让我喝口”,室友抢走可乐喝掉半瓶……镜头前,一名学生模样的主播在这一系列操作之下,一脸错愕、眼神无助。这是某平台一则标签为《新型校园暴力》的短视频,播放量超68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