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沙子江矿区,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在矿区外围又找到一个沙子江矿,铀储量总和已达到大型矿床规模。创造这一成绩的,就是核工业二三○研究所。“沙子江”——中国南方铀矿明珠与江西抚州的相山铀矿比,沙子江矿区的名气要小得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十多年的公公,之前最喜欢问的是我们是否去了许家洞、去了北京三局,看到杜乐天没有。1955年,25岁的公公从东北地质学院毕业,毅然放弃留京工作的机会,只身从辽宁来到湖南,投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性埋名人”的找铀大军中。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等部门日前对外公布了近十年来,中国在国内铀矿勘探领域取得的成果,引起了部分海外媒体的关注。而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之下,外界对于中国铀矿资源开发的关注,无疑与两种最具重量级的可能性——中国正在进行的战略威慑体系的强化和现代化,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铀矿资源是核能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核能发展加快推进,对保障我国天然铀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加大铀矿地质工作投入,保障核工业“粮食”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首先,铀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重要的战略矿产,其组织实施也要有专业化队伍进行支撑。
陈铭 券商中国核电领域,传来一则利好消息!1月10日,据新华社消息,我国新类型铀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发现了特大型铀矿,将大幅增加我国铀资源量。值得关注的是,铀是核能发电中不可或缺的核燃料。当前,全球AI技术飞速发展,为AI提供支持的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巨大。
日前,记者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获悉,2014年,该局共实施各类地质勘查项目766个,提交地质勘查报告193份,提交煤炭资源量88.17亿吨、煤层气资源量250.25亿立方米、磷矿资源量4.48亿吨。据悉,2014年,该局取得的成果包括:在青海木里煤田推覆体下分别发现煤炭资源量2.
同时利用近年来高速发展积蓄的动能,用好稳的时机,及时换档升级进行动能转换,抢先机、早谋划、重落实,在积极融入大自然资源管理格局中,在大地质拓展、地质科技创新引领等方面及时有效切换发展新模式,以新动能、新模式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进军。
央视网消息:1954年深秋10月的一天,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的办公室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电话的是时任地质部副部长的刘杰:“总理,我们在广西发现铀矿了!”他传来的消息,令一向处事冷静的周总理都为之动容。 1950年,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上面临着来自西方的重重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