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新增“科技创新中心” 在 2 021 年 1 0 月印发 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顶层设计文件中,“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单列一章, 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未来共建双城经济圈要求进一步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 ,持续支持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问: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战略安排,其中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陈远扬 杨金祝 曾业 贾娇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跃升。其中,突出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务实推动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1月,新年伊始,恰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三周年之际。
We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deepen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encourage innovation, push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optimize the overall layout of modern economic system.——2018年2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调研时强调。
来源:中国日报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实践。近几年来,成渝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承着高质量的发展理念,其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不断提升。基础奠定,交通能源双升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川渝地区自秦并巴蜀之后,就列入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之列。目前,川渝地区经济总量已经超过9万亿元,全国占比达到7.2%;这里集聚了超过1.1亿人口,全国人口占比达到8.2%。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城市群”带动地区发展的战略,为了推动川渝地区发展,也为川渝地区确立了城市群发展道路。
作为原本长期居住在上海的笔者而言,随着上海的公司做出了投资成都的决定,工作和生活发生了迁移,成了一个蓉漂,连接工作的机票变成了成渝两地的高铁,每天看着这两个原本属于同一行政体系下的城市变化,体验着双城都市的生活。
在西部地区,乃至放眼全国,现在正极力打造的成渝都市圈都是十分有影响力的都市圈,更是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无论是甘肃的陇南天水,还是陕西的一些城市,或者说是四川的广安等城市,都在极力的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回望2021哪些关键词让你念念不忘年度盘点来了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全面落地之年川渝合力共谋顶层设计突出双城引领 强化双圈互动重点领域 重点区域加快推进一批批阶段性成果显现“双城经济圈”正在重塑川渝社会经济结构也正在改变你我的生活
央视网消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科教大省、人才大省的四川,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进一步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活力?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位于成都兴隆湖畔。
规划纲要提出,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统筹协同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