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他汀治疗,特别是在复查了血脂指标以后,不少人开始担忧:明明化验单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范围是“<3.4mmol/L”,可我的却降到了2.x mmol/L甚至1.x mmol/L,这会不会太低了?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徐红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供□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胡弘“医生,我血脂都在正常范围,为什么给我开(降脂)药呀?”这是心内科门诊里经常会听到的疑问。高血脂是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审核专家:陈桢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一提到“高血脂”,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老年朋友,哪个身边没有几个“高血脂”呢?“高血脂”是人们惯常使用的说法,严格来讲并不准确。相对而言,“血脂异常”这种说法更为恰当。为什么这么说呢?血脂异常≠高血脂!
长久以来,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项关键的血脂指标究竟处于什么水平才“最好”,是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因为,众所周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向动脉血管壁内的浸润,正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始动因素。
什么是好胆固醇?什么是坏胆固醇?在血脂报告中看哪个指标?吴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答回复:圈友“米青”您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可以促进体内生成胆固醇的转运和清除,保护心脑血管。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那么,什么才是“最佳血脂范围”?
临床上,有这样一类血脂异常患者,他们的【总胆固醇 TC】明显超过5.2mmol/L甚至已经接近7.0mmol/L,但他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却并不高,有的可能才刚刚达到3.4mmol/L左右。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比较让人纠结的一个问题是:到底需不需要吃他汀类降脂药?
胆固醇太低,也会引发生命危险?刘女士(化名)和大部分的姑娘一样,十分在意自己的身材。在生完孩子之后,十分担心自己会发胖,于是在饮食上十分严苛的对待自己。只要是她知道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一概不吃。这样坚持了半年多时间后,刘女士发现自己经常觉得疲乏无力、头晕,且整个人的面色也十分苍白。
血脂常规检查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干预的主要靶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对于已经罹患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为小于1.8mmol/L.,而对于发生过两次心梗或脑梗的患者,以及虽然发作过一次心梗,脑梗,但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既往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的患者,则评定为心血管疾病超高危的患者,对于这样的患者,对LDL-C的控制水平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控制在小于1.4mmol/L的低水平,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对于2年之内发生过2次或2次以上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来说,可考虑将LDL-C降至小于1.0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8日讯(通讯员 蔡娜)近日,56岁的李女士拿着体检报告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咨询。原来,李女士曾因心肌梗死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在右冠置入了1枚支架;同时她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