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听过《鸿雁》这首歌。2005年,这首歌一出现就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很多人单曲循环的歌曲。我们学校考古专业主攻北方,系里的老师也有很多内蒙人,平时系里聚餐,或者是下工地搞发掘的时候聚会,这首《鸿雁》都是大家表演的压轴曲目。听师兄师姐说,他们那会就是如此。
1717年秋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今巴彦淖尔市中旗呼勒斯太苏木的一个牧民家中,伴随着阵阵雷声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而这个男婴注定要成就一番伟业,他就是莫日根巴特尔——后来成为著名的梅力更召三世活佛。在辽阔富饶的内蒙古草原上不缺少骁勇善战的英雄。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古韵飘香·传唱经典《鸿雁》《鸿雁》是一首渊远流长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曾作为热播剧《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红极一时。《鸿雁》不仅是蒙古族人民情感的寄托和表达,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鸿雁》是一首源远流长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原名《鸿嘎鲁》,大约传唱于19世纪后期。“鸿嘠鲁”是“白天鹅”的意思,并非是鸿雁,它原本是一首传统的乌拉特敬酒歌曲,节奏较快。到上世纪50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了“鸿雁”,歌词的大意也有所变化,由敬酒歌变成了思乡曲。
写在前面的话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像镶嵌在塞上江南这片沃土上的一颗颗宝石,璀璨夺目,历久弥新,成为巴彦淖尔独具魅力的音乐名片。今天,再次唱起这些旋律优美的歌曲,不仅勾起了几代人的回忆,更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洞庭鱼米乡》《光》《刺勒歌》等多首经典民歌,被全新改编演绎后,很多观众都表示呈现出来了不同的味道,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歌曲的改编,引来网友的质疑,尤其是milk乐队演绎的《鸿雁》反响更是两极化,有网友表示很喜欢,但也有人则称“太离谱”。
鸿雁又称书信——“鸿雁传书”。有关“鸿雁传书”,民间流传着一个“女人版”的凄美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