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今天(5月6日)迎来立夏节气,此时节,春深迟暮,绿肥红瘦,南风习习,夏日初长。感知到立夏之美,古代的文人墨客写下大量的古诗词,下面我们一起赏析几首立夏的古诗词。《首夏山中行吟》明·祝允明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辛弃疾《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释义】如今对于我来说,一天做些什么事最为适宜呢?不过饮酒、游览、睡觉。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释义】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春天播种希望,夏日便茁壮成长。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初夏从舌尖开始感知:“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立夏时节,古有挂蛋、“秤人”的迎夏活动,今天小伙伴们准备如何记录“夏一刻”?气温升高时,“加冰”请适量。
四季有时,万物有序,桃花散尽春已暮,不觉芳菲已入夏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年少时光,总是让人无比留恋。童年,可谓是人生的底色。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重新“擦亮”儿时的记忆,在以后的时光永葆纯真的童心。童趣,“藏”在诗词中王国维曾写道,“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世界万千变化,都起于细微,归根结底都源于人,终于人,为了人。向世界讲中国故事,是人讲,是人听,所讲所听的都是人的故事,都是和人相关的故事。中国被世界称为诗的国度,中国诗影响世界,是因为诗里“小而美”的中国故事。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附小夏景节气里的古诗词西师附小语文教师 孙蓓初夏即事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