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期中国教育全面停滞,学生们没有地方上课,也没有地方高考,家中稍微有点积蓄的,全都出了国,更不要说高精尖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政道先生提出了办少年班的想法,旨在培养一批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来应对当下无人可用的窘境,并且辐射影响学习环境,带动教育复苏。
在这个时代,"天才"一词似乎总伴随着争议与期待。尹希,一个从北京走出的物理学天才,31岁即成为哈佛史上最年轻的华人正教授,尹希的成就如同璀璨星辰,却也因其"不回国"的言论,引发了一场关于才华、忠诚与个人选择的热烈讨论。如今,他也早在美国娶妻生子。
7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发布了2024年少年班录取名单公示,来自上海的12岁“小孩哥”刘尧进入名单,由于年龄太小,他的出现让舆论在多年后再次对“少年班”给予了强烈关注。中科大少年班是怎么成立的?少年大学生又是怎么被选拔出来的?
今天(2023年7月15日)上午,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官微公示了2023年少年班录取名单(见下图),全国共45名同学入选。对录取名单做数据上的统计和分析:省份方面,安徽省的学生依然最推崇中科大。江苏省这次表现亮眼,比去年只考上1人的成绩提升很大。
45年前,中科大“少年班”人皆神话。《三联新闻周刊》报道时,里面有这么一段描述。他2岁会背30首现代诗,4岁识别400个汉字,5岁读小学,6岁开始学《中医学概论》,8岁便会开药方,9岁吟诗作对,13岁就通过了高考…
在中国大学的教育模式里面,有一类教育模式非常特殊。简单来说,就是:它们招收的学生,大多数年龄都比较小,大一点的十五六岁,年龄小的,可能只有10岁左右。这样的年龄,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都在读初中或者高一高二这样。这种针对早慧少年的特殊教育模式,我们习惯称其为:少年班。
1978年3月,在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正式成立。当时,创建少年班的初衷是为了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推动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