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东北话都是在春晚上赵本山开始的,本山老师的作品,不但给人带来了欢笑。东北方言其实也是分很多区域各不相同,但大多数词汇是相通的,因为相当一部分时间我国东北地区有很多满族人居住,经过多年的交流融合,很多满语也融入到汉族生活的沟通中来,这就是东北话的一部分是来源于满语的词汇的原因,比如:有个歌手雪村有一首歌叫《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有句歌词唱的是“俺们那嘎儿都是东北人”,这其中的“嘎儿”,是“嘎搭”的儿化音,“这嘎儿”“那嘎儿”就是“这里”“那里”的意思。
a挨听(四声),挨削,挨雷——挨打。懊糟——愁闷。挨排儿——按顺序排列。挨排儿站好了。爱小儿——占小便宜(贬义词)。他是一个爱小的人嗷啦巴糟——特别苦闷,非常不痛快的意思。b败、白——别。如:1、你败过来,过来我就跳下去;2、你在那白呼啥呢?膀(pang一声)——浮肿。
口头禅1、【 凭啥呀 】2、【 咋滴 】3、【妥了、妥妥的】4、【 必须地 】5、【 老好了 】6、【 爱咋咋滴 】7、【 白瞎 】8、【 别吱声听我的 】9、【 让我瞅瞅 】10、【 唉呀妈呀 】11、【 管不着 】12、【 我乐意 】13、【 边儿去 】14、【 那都不是事
东北方言,其使用范围为东北地区,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的东盟五市、承德、秦皇岛。其语音高亢、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词汇幽默、生动、诙谐,还略带有一点儿夸张,这种与普通话的不同形成了东北方言独有的特色。
王楚钦一上网天塌了,原来最大的黑粉是他爸妈,真是笑不活了。王楚钦爸爸妈妈你们真的啥都往外说啊!妈妈说他前ber喽后勺,爸爸说他打输了爱哭。王楚钦家氛围好好啊,大头就算是奥运冠军,在爸爸妈妈心里还一直是当年的那个打不过就哭,哭完继续爬起来打到打赢的那个坚韧孩子。
四川方言就像川味一样,在短短20年里席卷了全国。好像不管是哪里的人,都会说上一句“巴适得板”“雄起”,就像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四川火锅店一样,一派繁荣景象。可这些都只是川音的浮毛,看似密实,而真正的皮肉危机只有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