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无闲草、夜郎多良药。”贵州是苗药起源地、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8月28日下午,“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东西部扶贫协作“6+1”省级媒体山东采访团来到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地采访贵州苗药产业。
红星资本局10月30日消息,贵州百灵(002424.SZ)公告,公司近日与四川生物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生物医药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有效期为5年。当天下午,战略签约仪式在四川发展大厦举行。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双方拟将全面推进股权合作及产业合作。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张文莉)10月28日,贵州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招商对接会在黔东南州丹寨万达小镇民族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主办。
12月18日,贵州百灵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已打造中药材良种繁育及规范种植基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优选优育基地等核心药材基地及多个推广种植基地超过25万亩,涉及种植品种达20余个,种植品种包括:银杏、黄精、白及、山银花、铁皮石斛、灵芝、重楼、吉祥草、虎耳草、桔梗、益母草、银杏叶、麦冬、头花蓼、扶芳藤、红豆杉等。
近年来,下坝镇岩山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方法,充分发挥高山地带的地域特征,因地制宜探索种植产业。今年,岩山村试种中药材红花龙胆、蜘蛛香、毛大丁,力争把山高路陡的天然劣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
日前,在纳雍县新房乡通作楷村种植了皂角树的国储林地里,新开垦的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地里没有一丝杂草,低矮稀疏的皂角树分散在黄土地上。“这里种了黄精,后面一片种了半夏。”通作楷村村民陈卓指着周围的土地介绍。通作楷村有大面积的国储林,里面种植了皂角树,目前皂角树还未成林。
初夏时节,正是白芨移栽的好时节,走进开阳县紫兴街道顶方村那甲组,只见一块块翻整好的土地上,村民们正忙着,捡拾、选苗、移栽,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致富增收又添新希望。村民在白芨基地务工。据了解,白芨又名紫兰、苞舌兰、连及草,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喜温暖、阴湿的环境。
中新网贵州六盘水9月5日电 (周燕玲)“中医养生现在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不仅受大陆青年青睐,台湾青年也很喜欢。”台商陈耀民5日在贵州六盘水接受采访时说,两岸年轻人掀起养生热潮,将会为两岸中医药合作带来发展新机遇。图为对接会现场。
“初步考虑是做800亩,以柚子林和李子林为主,它的整个的间距分别是3米×2米和4米×3米,所以我们在行地里面有个两米和4米的间距里面套种一部分中药材,根据我们理论上的计算,土地的使用率大概能够达到55%-60%,也就是说它2650亩的开发地,实际种植的面积可以达到八百亩以上。”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金秋时节,正是半夏采收的季节。赫章县是全国半夏重要的核心产区,主要品种为地方野生变家种的“赫麻芋1号”“赫麻芋2号”及部分野生半夏,素有“全国半夏,赫章定价;赫章半夏,三分天下”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