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东市乐都区以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为主攻方向,积极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市政府下达的24项重点项目已开复工22项,开复工率达92%,完成投资45.9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6.4%。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从乐都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乐都区将围绕城市路网、景观风貌整治、园林绿化、管廊管网建设,实施45项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据了解,实施的45项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44.76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5.09亿元。
青海新闻网讯 今年,海东市乐都区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1.4亿元。一直以来,乐都区围绕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通过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开辟品牌农业发展新路子。
海东时报讯(记者 甘小青)上半年,我市引进市外资金项目111项,总投资达655亿元。目前,到位资金达63.2亿元,同比增长36.1%,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到位态势良好。据了解, 111项项目中,续建81项,总投资537.9亿元,到位资金38.1亿元,占到资金总额的60.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瞄准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6.3:48.6:35.1调整为14.7:34.5:50.8,农业高效发展、工业化转型发展、服务业深度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呈现。
据了解,乐都区先后制定下发了《2020年重大项目开复工方案》《重大项目开复工安全生产保障工作方案》《关于在全区开展投资项目工作“起好步、开好局”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对年度目标任务、季度目标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层层压实责任,提升执行力;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方案和安全施工方案,建立健全了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石,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城市兴。撤县建区十年来,乐都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兰西城市群发展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群为带动,推动传统工业“老树开花”、新型工业“插柳成荫”、骨干企业“枝繁叶茂”,工业经济呈现出质量提升、快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支撑起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
热闹的乐都区唐道·618□本报记者 周晓华 摄影报道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产业发展积流成渊、改革创新活力迸发……今年以来,海东市乐都区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在各方面、各领域敢为先锋、唯旗是夺,以不服输的韧劲和干劲,引领全区人民扬帆起航,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奏响了奋进的昂扬乐章。
撤县建区十年来,乐都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7.02亿元,较2012年增长15.46亿元,农业农村成果丰硕,如期实现了14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8798户2966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施产业发展项目55项,建成扶贫产业园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11个,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步构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在农业发展方面,目前乐都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3.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28日电(王桂萍)近日,海东市乐都区工业园又传来捷报,全国首支650℃等级电站用新型高温合金大口径薄壁管材在乐都诞生。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电站用高温合金管材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图为乐都区。
18年来,中国信达坚决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累计向乐都区援助协调资金近5000万元,在乐都脱贫摘帽这块“硬骨头”上下足“绣花功夫”,助推当地扎实推进党建、金融、产业、消费、就业、教育等扶贫工程,助力乐都按期脱贫摘帽,极大地改善了乐都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