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坚定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铸造了辉煌的历史成就。
雄安新区累计实施17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17亿元,雄安高铁站和京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改革潮头启新程,深学细悟共笃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再次吹响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号角,在全区企业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刻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开拓创新、勇毅前行,以实干担当把改革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力量。
面对难题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面对新题时“杀出一条血路来”,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开拓创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开拓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是对党独立自主开创前进道路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对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指导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开拓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
学校传统文化节的主题是“明德弘文,汲古开新”,前些天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讲如何理解这个主题。最近忽然发现,学生在出板报时,用篆书书写这个主题,把“汲古开新”写成了“汲古创新”,旁边的解说中有的地方用“开新”,有的地方用“创新”,大约他们觉得这两个词近乎同义,完全可以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