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来华讲学,其新书TheGreat Delusion: Liberal Dreams and International Realities再次引发人们热议。
然而可惜的是,如果将基辛格与同样在冷战期间担任过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的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相比,那么后者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梦想成真,而基辛格在卸任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亲眼目睹美国外交一步步背离他所偏爱的轨道。
10月11日,中美两位国际关系领域的知名学者阎学通和约翰·米尔斯海默,在清华大学就“全球秩序与中美关系”展开对话。米尔斯海默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被誉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秉持的观点是,国际政治是一场无休止的权力斗争,大国追求地区霸权以确保生存和安全。
【编者按】“外交学人”的“瀛寰新谭”专栏日前刊出了《130年前中国“失去”缅甸》一文。作者张晓川在缅甸被英国吞并130年之际,旧事重提,揭出儒家“恃德不恃力”的传统对历史上中国外交实践的浸润。认为外交当追求正义、实力、利益三者的平衡。今日刊出的张锋文章与张晓川之文前后相映。
一方面,他们认为作为中国作家,应该植根本土,讲好中国故事,但又认识到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路子来讲“中国故事”,行不通;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方法,缺乏“现代性”,说白了就是有点陈旧和过时,甚至担心会导致文学的“非文学化”。
作者|雷军悬疑剧凭借着悬念迭起疑窦丛生、较强的逻辑性和推理性,让观众欲罢不能。近年来,悬疑网剧频出爆款,其中《无证之罪》《胆小鬼》《漫长的季节》等受捧度尤高。从纯粹的追凶到社会问题的曝光,主题思考的泛化让三部作品更具现实力度。
阎学通著《大国领导力》—— 开创以中国传统道义为主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先河。他著作颇丰,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ncient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
由于这一事件发生在拥有一系列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历史和思想事件的宋代,正如论者所指认的:“的确,宋代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远承汉唐、近启明清的重要的变革和转型时期,其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形态皆呈现出与前代社会不同的面貌,并引发了巨大的士风与世风转变。”
五四运动前后,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刚被介绍到中国时,受日本译界影响,我国学界也把它与自然主义文学融混在一起,翻译成“写实主义”;后来,受苏联褒扬现实主义贬抑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影响,我国学界一直将现实主义看成19世纪西方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