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接到一位当事人小白的电话咨询,反映自己向某网贷平台借款20000元,实际收到本金18000元,半年过去已经还了22000元,但网贷公司说还差3000元利息没有还清,并且不断给当事人通讯录里的亲友发催收信息,当事人不堪其扰,问律师怎么依法维权?
“一万元利息一天1.9元,还不如一瓶水贵!”你看过这样一则广告吗?飞机上大妈晕机想吐,空姐建议升舱,但她没钱啊,有人帮她在手机上一通操作,成功网贷15万,大妈瞬间有钱了。同一时段,类似网贷广告有5个,网友戏称“短短五分钟诓骗农民工欠款七十五万”。
大家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我换了手机,换了工作,换了住宅,小催公司为什么还是会知道我们的信息。大部分原因都出在征信上,如果你换了手机号是用你的身份证注册的,又或者企业有帮你缴纳保险,那都会体现在征信报告上,而小催只要一查,就知道你现在的新手机号,新的工作单位,甚至新注册的银行卡等。
年底了,各路小催们肯定已经接到了上峰“冲刺年底前,幸福过大年”的硬性指标,我也绝对相信这些小催们会毫无廉耻、不择手段地施压、威胁、骚扰债友们的本人、联系人,多一个人被迫还款,他们就多一份提成收入,这是小催的本性,这也是资本的本性,这一点,作为苦逼债友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位,这是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背景。
你都不能说不还,因为你说了那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是金融诈骗罪,债务超时是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就会升级为刑事案件,这时候性质就不一样了,这样一来威胁恐吓你的理由就更多了,也有了爆你通讯录的理由,想想小催打电话给你的亲朋好友说某某在我这儿借了钱,疑似金融诈骗,最高五年有期徒刑,一传一,十传百,你的朋友圈肯定要炸开花的。
很多负债人都是初次逾期,相关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所以很容易被银行或机构牵着鼻子走,他们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被动接受处理结果,但其实针对逾期者是有一些减免政策的,只不过银行和机会不会主动告诉你,今天分享8个逾期后一定要知道的电话,建议收藏,关键时刻能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