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这是好多人的生活习惯,定时吃饭为什么好多人做不到呢,还不是因为做饭太麻烦,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整个流程少则消耗几十分钟,多则数个小时,这是传统做菜的流程,对于城市上班一族时间紧促,手脚不方便的老人,有没有一种撕开包装,直接下锅的只要几分钟就能端上餐桌的蔬菜,还真有的,这不有位90后小哥因疫情辞职在家专门加工生鲜半成片,2个月下来赚了18.5万元。
3月6日晚上11时许,随着“咔嗒”一声响,肖苗手中的标签打印机不再“吐”出新的标签纸,这意味着他的蔬菜网店当天已经接完了订单。这天晚上,他一共用掉了5卷多标签纸,一卷标签纸可打印1000张标签,而一张标签纸则对应一单蔬菜。“今天又卖出了5000多单。”肖苗开始“打扫战场”。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回乡创业,看到当地农户的园子里因疫情滞销的蔬菜,他决心要帮一把:研发小程序、跑市场找销路、线上卖菜……几番折腾下来,两个月亏了4万元。“本来也没想赚钱,但真没想到竟然亏这么多。
筹建村史馆、携手爱心企业为村民送爱心、化身“带货小哥”帮菜农卖菜……一年多来,作为高新区五星街道五楼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昊一直在为村里的事忙碌着。陈昊是个90后,在西安城墙管委会工作。2022年7月,他被选派至五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一直关注村子发展、村民增收问题。
小汪的创业梦想“我喜欢日子每年都能刷新,缓缓前进,太枯燥了。”小汪说服爸妈辞职创业开菜店。但他的梦想并不仅仅是卖菜,他内心真正的愿望是,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开一个航天制造方面的零件制造厂。他说:“卖菜只是我的一个开始。”“再没得时间打游戏了,并且再没过过周末。
杭州95后小伙从出版社辞职 帮父母一起摆摊卖菜日子是自己过的 现在的生活很安心从出版社的员工到菜市场摆摊,95后小伙林龙却觉得,自己找到了心里想要的“稳定”。“这里的青菜、大白菜、萝卜、莴笋、茼蒿都是自家种的。我家种的玉米尤其受欢迎,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六七百斤。
28岁的刘鹏大学毕业后先是当了小学老师。一年后他毅然辞职在菜市场承包了个摊位,开始卖菜。刘鹏卖菜比别人便宜,还喜欢去零。生意越做越火,如今每天能卖3000多斤菜,收入在2万。最近他直播卖菜,并筹划将生意从线下做到线上,做一个卖菜APP。今年种菜都亏本了,为什么他卖菜还能赚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