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人的意识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又反作用于人的社会存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由此推动人的发展。人的活动必然产生很多成果,这些成果沉淀下来,又积累起来,就是某一活动时段的人或人的存在。
意识一一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向我揭示人类社会"意识"的真正含义一一革命!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的本质是世界。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二十二、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转摘自——《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日报》
□孙建清自媒体上有很多刘震云的短视频,说实话,作家刘震云的演讲妙趣横生、幽默睿智。但看得多了,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刘震云比较喜欢说大体这样的话:“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或“这可上升到哲学层面”。待我想聆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问题时,往往戛然而止,没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