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在沈阳的东北育才学校有一个“学霸班”, 全班35名学生,班级高考平均成绩664分,680分以上10人,650分以上的29人,班里学生个个都曾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近八成学生从小学过乐器…
中午和朋友吃饭,她是教初中数学的,随口聊起了现在初中生里尖子生和优等生的差别。往前走,依然还没有结束,依次是一半的人活下来,剩下128人、64人、32人、16人、8人、4人、2人,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人,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在初高中阶段,班级的划分,往往决定了学生们的学习轨迹和人生发展方向。普通班的优生与学霸班的普通生,这两种似乎处于“对立面”的学生,背后却藏着不小的玄机。一方在老师的注目下如鱼得水,另一方则面临着从小人物到大人物的成长蜕变。于是,问题来了:到底谁的上升空间更大呢?
人往往喜欢给别人贴上标签,比如在学校里,什么尖子生、学霸之类的,听起来就让人满心崇拜。很多家长发现每次大考,学霸往往比自己家的孩子高出几十分的成绩(初、高中,小学拉开分数不是特别明显,但也有差距)。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想学霸是非常聪明的人,有其过人之处。
教辅界三大学霸教辅大对比!教辅界三大学霸教辅大对比!学霸、实验班、尖子生,这三本在学霸们爱用的教辅,它们每本的特色是什么呢?大家应该怎么选呢?看完这个视频你就明白了。第一个是学霸,它是这三本当中题型灵活的,也是基础题比例少的,它很适合成绩不含水分,妥妥的在110分以上的学生。
很多家长都在羡慕尖子生的优异成绩,觉得尖子生是天生的聪明,好像不用努力就可以有个好成绩一样,其实有很多同学头脑聪明但是却不学习,也有很多同学,不是很聪明,但是很努力,所以还是努力的同学才会有一个好的成绩。
普通学生要逆袭,一定要先提高各项学习能力,特别是准确阅读能力、记忆力、复述能力、课本概念熟练至脱口而出的能力、口算能力、注意力集中度,然后再从课本和题目入手,得以事半功倍,磨刀不误砍柴工,待到各项学习能力强大,逆袭得以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