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德国记者余鹏。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德国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其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始于中世纪,其想法最初来自于对手工业技术的传承保护。
7月16日,上海IHK(全称Industrie- und Handelskammer,德国工商会)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这是IHK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首次落地上海。
作为上世纪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帮助德国平稳度过2008年经济危机并且使其经济稳步增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功不可没,其“实体经济+职业教育”的体系,使德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什么是“双元制”教育体系?
参考消息网5月30日报道(记者黄莹莹 聂新宇)5月30日,2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教育学院专家、企业家以及部分行业协会负责人齐聚江苏省太仓市,探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的实践。本次研讨会由太仓市人民政府主办,太仓高新区和中德合作研究中心承办。
德国的双元制是指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同时接受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训的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择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课程,将一部分时间用于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另一部分时间则用于在企业进行实际工作实习。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颇具影响力。这种模式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既让企业能按需培养未来员工,也让学生能在培训后对口就业,是支撑德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原创 高鹏 中国投资参考11月号封面文章新质生产力呼唤新质劳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发展新质劳动力,归根结底要依靠教育,即发展新质教育力● 新质生产力呼唤新质劳动力 / [德国]高鹏●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启示与借鉴 / [德国]高鹏● 产教融合“校热企冷”成因分析与破解建议 / 蔡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