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今天,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的《精神治疗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以下简称《立项指南》)发布。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精神治疗类价格项目整合为10项,收费更加规范。
来源:法治日报 就读于重庆某高校的大二学生李响最近常常感到迷茫、无助、情绪低落,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后,老师建议他赶紧去医院检查。他找到重庆某公立三甲医院,挂号、就诊,医生诊断他患有抑郁症,建议进行周期性治疗。得知收费标准后,他无奈选择放弃治疗。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精神治疗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将现行精神治疗类价格项目整合为10项。国家医保局介绍,《指南》综合患者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实施主体、干预手段、治疗目的等因素,在价格立项上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进行区分。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9月19日、9月20日发文称,根据大数据模型线索指向,国家医保局会同四川省医保部门、重庆市医保部门,在当地开展专项飞行检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公布了十余起违法违规案例。
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具备下列条件,并按照医疗机构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一)有与从事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相适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二)有满足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三)有完善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18日电(记者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姚方18日介绍,近年来,广西不断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大病保险制度等为补充,医疗救助制度为托底保障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包括精神障碍患者在内的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长期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一直是一个难题。据统计[1] ,约10%~15%的患者经历首次发病后可以痊愈,但更多患者可能进入迁延加重状态。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停药——停药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用药者的5倍。
调整新增的91种药品中,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个,肿瘤用药26个、罕见病用药13个、抗感染用药7个、中成药11个、精神病用药4个,以及其他领域用药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