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晚舞台表演“赛博秧歌”的人形机器人,是否能走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实际上,随着算法、大模型、深度学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人形机器人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它们能表演、能养老、能上班……未来也将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蛇年春晚,创意融合舞蹈《秧BOT》中,机器人与舞者共舞,手绢花翻飞旋转,为观众呈现一支别开生面的“赛博”秧歌。这批机器人来自国内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此前,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介绍,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更加智能,能够在多种场景中执行任务。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郭冀川近期京东商城上线了两款机器人产品,其中一款机器人曾在今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以一段生动活泼的扭秧歌表演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与关注。在京东的售货界面中,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为9.9万元左右,预计45天可交货。
从蛇年春晚到元宵晚会,身穿花棉袄、表演秧歌舞的人形机器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让不少人对人形机器人充满好奇。在北京,人形机器人都有哪些“看家本领”?又能在哪些场景“大展身手”?记者走进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探寻人形机器人背后的奥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2月19日电 题: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走进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地——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仿佛步入未来世界:工程师正将人形机器人的各类配件按序组装,数百台“初出茅庐”的人形机器人排列整齐,等待在工程师的“带领
人形机器人在投入实际应用之前,也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在上海张江,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技术学校”,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正在这里训练。这样的一个训练场到底是什么样的?总台央视记者 高 媛 : 这里是位于上海的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也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2月5日上午,蛇年上班第一天,10位”楚才”人形机器人在武汉洪山礼堂集中亮相。它们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陈学东院士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以及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精心研发。其中,身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