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来自韩国、泰国等国家的60余位外国友人欢聚西安市灞桥区白鹿仓滋水非遗大集,体验春节民俗。 记者 蒲茜摄“咚锵、咚锵、咚咚锵……”2月10日,甲辰龙年正月初一,西安市灞桥区白鹿仓景区热闹非凡。
中新网西宁2月12日电 题:(新春走基层)巴基斯坦“Z世代”耍社火:体验多彩与醇厚的民俗文化作者 潘雨洁2月11日正月十四,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红红火火的社火表演队伍中,扮成“赶驴倌”的巴基斯坦青年阿卜杜拉身着蓝色绸服、绑着红腰带、脸上涂抹油彩,与民众互动,格外引人注目。
1月31日,蛇年春节大年初三,前往西安市蓝田县水陆庵景区祈福观赏的游客车水马龙。这里也是2024年火爆全网的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中的小雷音寺情节的取景之地。春节假期期间,这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佛教场所,吸引许多年轻的游戏玩家前往游玩。
中新网太原1月20日电 题:外国视频博主打卡“康养晋城” 沉浸式体验中国年味中新网记者 杨杰英外国视频博主在大阳古镇参观。 中新网记者 杨杰英 摄担花篮、跑驴、打铁花……一系列的传统民俗表演,让受邀参加“康养晋城·中国年”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洋博主”玩得不亦乐乎。
来源:人民日报 火红的灯笼挂在街头巷尾,“福”字贴满商铺橱窗……春节期间,刚刚退休的瑞典夫妇马茨和奥萨第一次来到中国,便被广州浓浓的年味儿吸引。“走在街头,满眼都是喜庆的装饰。地铁站有英文播报,手机支付畅通无阻,国际化程度非常高。
“咚锵、咚锵、咚咚锵……”2月10日,甲辰龙年正月初一,西安市灞桥区白鹿仓景区热闹非凡。来自韩国、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位外国友人漫步在街区,观社火、赏皮影、听秦腔、写春联、品美食……当日,“西安外宾过非遗大年”活动正式开启。
《马社火之旅》是一部关注外国人在中国甘肃追寻马社火传统民俗活动的体验式人文纪录片。通过外国友人在张家川体验马社火传统民俗活动的第一视角,精彩呈现了历史悠久的马社火从造型、彩绘到表演的全过程,传递出传统民俗活动所蕴涵的东方美学,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为进一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关注山西、到山西旅游,结合春节申遗成功契机,近日,山西文旅国际推广活动在太原举行。走进活动现场,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在春节对联书写区,外国友人跃跃欲试,在书法家的指导下体验汉字书写的魅力。
记者 邓超 王浩然 见习记者 常文彬 元宵节前夕,兔年春节的年味仍在持续。2月4日上午,由济宁市委宣传部牵头举办的“走读山东”外国友人感知体验参访活动来到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来自不同国家的6位外籍人士与新区群众一起体验传统民俗。
年味正浓郁、市民很热情、城市有活力,是来自孟加拉国的小伙苏维(音译)对太原的评价。今年25岁的他,在太原RTG国际网球俱乐部担任教练。今年春节,苏维留在太原,亲身体验了喜庆祥和的中国年,连连称赞:“太原非常棒,节日氛围浓厚。我要学好汉语,尽快融入这座城市。
中国人和外国人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以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区别。就以旅游为例,我曾经问过我身边出国旅游的朋友,他们的回答大多数是外国的环境比较好,东西贵,交通比较便利,但是饮食会和中国的有很大差别,那么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又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