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策反国民党无锡县警察总局的斗争,始于1948年7、8月间。经过地下党的艰苦努力,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时,警察局多数旧警人员按照布置,不逃跑、不抵抗,并于1949年4月23日,当国民党反动派仓皇撤逃,锡城治安暂呈真空之时,留守岗位,维持治安,保护警察局的档案、枪械和财物,配合解放军顺利进行了接管。
【此处接老唐回忆录:北京——北大毕业分配,南下无锡】到了武汉,也不找旅馆休息,利用夜里的时间步行到长江大桥去参观,路边通宵都有卖热油饼的,很合我口味,我是吃了一个,买一个,买了一个,吃一个,边走边吃真快活。
在无锡城,冬至百姓都有吃馄饨的习惯,我生活在无锡城后,发现他们平素也喜爱吃大馄饨。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打败越国,生俘越王勾践,得到许多金银财宝,特别是得到了绝代美女西施后,更加得意忘形,终日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不问国事。
李绅 (772年-846年),字公垂。唐朝宰相、诗人。在6岁随母迁无锡东亭长大厦村。无锡人李绅,当地人都不愿提起,此人是无锡历史上第一位宰相。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诗歌是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37年11月26日日本侵略军攻陷无锡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批身材高大,绝不是想像中的矮东洋,而且满脸胡子拉碴,目露凶光,见人就杀,十足是一群凶神恶煞,这就是劫后无锡人所说的“冲锋队”,据说这不完全是日本鬼子的纯种,很多是雇佣兵。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无锡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古运河抱城而过,独特的环形河道勾勒出“龟背城”的历史空间格局,造就了“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秀美奇观。6月27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无锡,看运河文脉如何融入城市的发展基因,书写山水人城共同繁荣的崭新画卷。
无锡一中:1911年2月22日,无锡县开办县立初等工业学堂,校址在原先的崇安寺小学,1912年,陶达三辞职,由杨怀古任校长,学堂迁至学前街学堂,更名为无锡县乙种工业学校,1917年改名无锡县乙种实业学校,1922年更名为无锡商业学校,1925年更名为无锡县立初级中学,1937年抗战爆发迁到军嶂石塘,1945年旧址复学,更名为无锡县立中学,1949年改名无锡市立中学,1950年2月,私立弘毅中学并入,1952年4月改名为无锡市第一中学,1954年迁至锡山东麓新址,1956年开始招收女生,本世纪初又分出来一部分,成为大桥民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