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莫言的《生死疲劳》,看尽了中国农村从1950年到2000年50年间的发展变化,也看尽了这片土地上50年里的世间百态与人情冷暖。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农村变迁的世情图。地主西门闹在土改时被枪杀,感觉自己虽有财富,但并无罪恶,在阎王殿喊冤。
最近读了一本好书《生死疲劳》这是莫言花了43年构思,用了43天一气呵成的佳作,一部优秀到让余华都嫉妒的小说,莫言说,诺奖的评委是看了这本书才把奖颁给了他。我看完后的感觉是哇塞,写得太逗了!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有好几次都笑出声来!
《生死疲劳》是莫言写于新世纪初期的小说,故事讲述了1950年到2000年50年的中国农村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各种关系,讲述了主人公之一西门闹六道生死轮回的传奇故事,写出农民对土地的执着,展现了一幅生与死、苦难与抗争不断交织的艺术图像。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2003年,一名记者采访莫言时,谈到了农村题材的作品。他说,尽管文坛向来不缺这类题材,但一直没有具有总结性、历史性的一部小说。听了这话,莫言心中燃起了创作热情,他想到脑海中已经构思了43年的故事,耗费43天,将这些故事全都写了下来,并将其取名为《生死疲劳》。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最近花了16个小时看完了莫言老师的《生死疲劳》。本书以被冤杀的地主西门闹为主线,以大头儿蓝千岁(西门闹的第六次转世)为叙事主体,讲述了西门闹在被冤杀之后转世为驴、牛、猪、狗和猴的故事。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诺贝尔奖颁给了我”。本书开篇讲到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在地府里为自己喊冤,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但并无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