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毅伟)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晒背养生又火起来,部分人群认为这是不要钱的“天灸”,可以祛寒湿、减肥等,晒背能否起到“补”阳气的作用?所有人都适合晒背吗?7月24日,记者采访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丁井永,为读者答疑解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2日讯最近,全国各地陆续开启“炙烤模式”。三伏天来临后,网上开始流行起晒背,大家在太阳下坐着或趴着晒,背朝太阳吸收养分,这被网友称为不要钱的“天灸”。有网友说,这样做不仅能驱寒保暖,还能改善体质、缓解抑郁。
一般来说,重点晒太阳的位置包括:头部和面部:头部和面部的皮肤能够较快地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提高心情和增加能量。手臂:手臂是一个比较容易暴露于阳光下的部位,尤其是上臂和前臂,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合成维生素D。
眼下正值初夏,太阳既温和暖人,又不像盛夏的烈日让人难以忍受,正是享受“太阳进补”的好时机。晒太阳,不光能够让你有个好心情,还能给你的身体“加加油”。中医认为,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此时节阳光充足,正是享受日光浴的季节。
今日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后,南方天气转凉,北方北风凛冽,气温下降明显。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认为,立冬后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避风寒是养生的首要任务。“北方冬天多风多寒,气温明显降低,时有雾霾发生。
阳气不足的人,免疫力往往较差,甚至很多老年人会因自身阳气衰弱而很难挨过寒冷的冬季。2013年,《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一项针对440万0~100岁丹麦人进行的长达26年的研究发现,多晒太阳能显著延长寿命,即使是由于过度暴晒诱发皮肤癌的患者,平均寿命也比普通人长了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