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金门战役,一场本应轻松拿下的战役,却成了解放战争中的巨大遗憾。当时,我军在大陆战场上势如破竹,解放厦门后,金门似乎已是囊中之物。毕竟,胜利的天平看似完全倾向我军一方。金门这座岛屿却像是隐藏着无数陷阱的迷宫。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1949年,金门岛的滩头阵地上,硝烟弥漫,战火冲天。作为前线总指挥,萧锋紧握望远镜,他的目光穿过浓浓的火光,注视着前方一步步陷入绝境的战士们。
本次金门战役,我军参战部队为第十兵团,登岛作战的共有3个多团的兵力,也就是3个整编团和一个非整编团,最高指挥官即该四个团的团长。我军的大部分战士都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那么这四位领兵登岛的最高指挥官都是谁,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希望各位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能第一时间了解最有趣的历史故事,又能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1949年7月,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在上级的指示下,向着福建方向进军,经过一番激战后成功解放福州。这次作战过后,第10兵团进行了休整。
厦金战役的紧张筹备1949年10月,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不断加快,东南沿海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下一个主要战场。国民党部队以金门岛为核心,构筑了一道横亘在两岸之间的军事障碍。此时,蒋介石集团正在依靠金门的战略位置,拼命阻止解放军西进台湾、统一东南沿海的步伐。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着非常光荣的历史,自建军以来,可谓是千锤百炼,虽然历经磨难,但也战果辉煌。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如入无人之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东北一直打到中国的南边,与台湾隔海相望,国民党溃不成军,但是有一场战役解放军却遭遇自建军以来最大的惨败之一。
23天后,10月24日,时任金门战役登陆作战前线指挥的解放军二十八军代军长萧锋,指挥所属八十二师244团、八十四师251团,以及隶属萧锋指挥的二十九军八十五师253团,共计3个多团,以木船、舢板、渔船和简易渡海工具等,分别从福建的莲河、大嶝岛、后村等地,向金门本岛发起了登陆作战,于该日24时至次日凌晨2时,各登陆作战部队分别在金门本岛强攻登陆成功,并在海滩建立了攻守阵地和后备部队的登陆场。
1949年,解放战争已进入尾声,全国解放在望。然而,这场战火中的最后一役——金门战役,却成为我军历史上少有的惨败之一。参战的解放军第一梯队九千余人几乎全军覆没,近三千人被俘。这一战,究竟是战略决策上的误判,还是执行上的失误?粟裕、叶飞和萧锋这三位战役核心人物,谁该承担主要责任?
1949年,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海峡两岸,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任务,这一年,两场战役在金门和海南岛先后打响,这两场隔海相望的战役,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
横扫千军如卷席1949年,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军喊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面对节节败退的国民党部队,我军横扫千军如卷席。将国民党百万残军分割在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南四处。彼时,国民党败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