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饱受鼠疫、战争与宗教迫害的中世纪,一场猎巫运动席卷了欧洲大陆。猎巫运动并非兴起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但这段时期尤为人所熟知:天主教和新教之间开展教权斗争,教派努力清洗异教徒,以证明其对上帝的绝对虔诚。
1455年2月23日,或是欧洲科技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机印出了它的第一个产品——拉丁文版本的《圣经》,并在短时间内将这个过程重复了180次之多,这180本《圣经》至今有49本保存在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见证着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15世纪到18世纪这三百年间,欧洲逐渐走出黑暗蒙昧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发现,人文科学的巨变接踵而至,然而就是在这个近现代文明曙光乍现,启蒙思想觉醒的年代,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荒唐血腥的猎巫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超过百万无辜者被当做巫师送上火刑架或断头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女性。
首先在黑暗的中世纪,对于系统性猎巫的记载很少,更多的是在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出现,中世纪的记载更多是审判异教徒,外乡人的事件为主,其次迫害女巫的主体也并非教会,而是世俗的君主以及大众,世俗权力占据了猎巫运动的半壁江山,在宗教色彩浓厚的地区如荷兰,西班牙等猎巫相关记载较少,而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瑞典,瑞士等反而存在大量记载。
作为一本厚重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学术著作,《凯列班与女巫》并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然而,它却是现代社会中为资本而劳作的男性和女性们“认识你自己”的一本历史哲学指南。其回应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数十万“女巫”在15-18世纪的三百年间被处死?
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家都很喜欢玩一种游戏,那就是“抓坏人”, 人类有一个天性:遇到某种灾难而又无法理解其发生的原因时,就有人会强行给出某种解释,然后找一个替罪羊来进行惩罚,比如说曾经流行于欧洲的抓女巫游戏。
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其进化速度几乎碾压地球上所有生物,我们的祖先曾艰难地在野外求生,也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四处寻找避难所,但是,人类在求生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发展,建立了复杂的群体,能够成功地在多变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
真人版《小美人鱼》选用了黑人演员海莉·贝利出演小美人鱼,在不少观众看来,这是迪士尼为了迎合“政治正确”的一次选角,不仅与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的描述不相符合,也与迪士尼1989年动画版《小美人鱼》里的美人鱼形象大相径庭。